标签归档:辩词

[辩词示范] 科技让我们更孤独吗?

过去几十年,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等技术已经永远地改变了我们彼此互动的方式。但同时,研究发现,人们变得越来越孤独,这种孤独感对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都产生了很负面的影响。人们不禁开始思考:科技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吗?

孤独的影响

不管是谁,生活中时不时都会有孤独感。毕竟,孤独是因为我们都需要生活中有一些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但可能这种需求未得到满足,无论你是宅在家,还是在一个嘈杂的房间里,这种需求都可能会击中你的内心,让你无力,让你受伤。如果这种孤独感持续存在,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心理和情绪健康产生危害。

许多国家都宣布孤独症正在流行,给各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负担,降低了生产力,并降低了整体生活质量。一项研究报告称,47% 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交往。英国的孤独问题非常普遍,听说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孤独部(Ministry of Loneliness)来处理这个问题。在中国和日本等国家,社交孤独症也在扩散。

除了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变得孤立之外,网络也会让人惹上麻烦。有危险人物,比如有极端信仰的人经常在社交媒体和论坛上寻找那些孤独游侠,来传播一些危险的世界观。极端主义利用人们的孤独和愤怒,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和社区感,比如一些鼓动少年去自杀的社群。

网络如何使人上瘾

关键词是:缺乏。现实生活中缺乏的,只能上网去寻找。对青少年来说,特别明显,他们想要去看世界 ,现实生活把他们困在课堂和家之间,哪里都去不了,哪里都做不了 ,只好去手机上探索世界。

成年人也差不多,被工作和家庭困在一个地方动不了,于是去刷抖音,对着一个个陌生人傻笑 – 这种傻笑可以毫无顾忌,非常放松,绝对不会有人说你不懂礼貌啥的。

网络世界这种低成本的刺激体验正是其让人上瘾的根本原因。因为生活与学习方面的压力大,需要找到一个便捷而便宜的途径释放,那就只有网络了。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现实生活必须更宽容一些,要更丰富一些。只有宽容才能承接压力 ,只有丰富,才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情感链接需求。

技术如何完善自己,才能避免这些副作用


个人认为关键是立法,网络上的各种应用是只关注利润的,没有多少社会公德心,他们只会开发让人上瘾但没什么精神营养的产品,这不能怪他们。社会公德心是政府、公益组织的事情。这些年政府对腾讯等公司进行处罚和限制,我个人是鼓掌欢迎的。

阿里巴巴和百度也好不到哪里去,都应该罚款警告。不过腾讯是最坏的那个,让这种没有社会公德心的公司成为中国的科技巨头是这个时代的耻辱。

至少在这个方面,我们老百姓,尤其是广大焦虑的父母,与政府是站在一边的,就是让腾讯等公司不再打孩子的主意 — 虽然双方是出于不同的目的。

辩论赛[记录]: 科技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吗?

正方小飞猫:我认为科技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孤独,周围的事物渐渐的变成了那些科技的新意,比如机器人,一些没有真心实感的物品。

主持人罗老师:请问,你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有哪些?为什么你认为科技让我们现代人越来越孤独,他有没有让你变得越来越孤独。为什么一定要对方有真心实感?你才能感觉不孤独?

正方小飞猫:是的,我们还有家人和朋友,但是从各种物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以前满满的回忆,随着科技的变新,我们的物品也在慢慢更换,我们的回忆也慢慢消失,产生孤独感。

主持人罗老师:为什么回忆慢慢消失,就会产生孤独感?有些回忆消失,但是新的回忆又在增加。

正方小飞猫:现在我们和家人即使在一个城市,也经常见不到面,需要用微信QQ等方式。进行交流,但同样的这种交流缺乏感情,缺乏爱。

主持人罗老师:为什么是用微信和qq方式进行交流会缺乏爱,缺乏感情。那在线下交流,也会吵架呀。在线上交流,至少你看不到对方的颜色。对方也不能打你。线下两个人在同一间屋子里面,都有可能冷冰冰的。

正方小飞猫:缺乏“温度”。不能拥抱, 不能握手。不能直观的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并作出判断。

主持人罗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对方有真心实感?你才能感觉不孤独.

正方小飞猫:对对方有真实真情实感,我们才能互相熟悉互相认识。“我们”才不会孤独。
注:我们指所有人类。

主持人罗老师:好像不能拥抱,不能握手,不能作为没有温度的标志。很多公益事业都是没有拥抱,没有握手的,但是仍然让人感觉到温暖。

反方center:科技体现在方方面面,信息时代也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在这个多样化,科技化的世界,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但人与人的相处更少了吗?没有,答案是增多了,过去人们也许苦恼于无法与亲友随时交流,而现在5G的普遍,将人与人的交流网织得越来越密,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得新奇有趣。

主持人罗老师:至于说直观的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并且做出判断。这个好像不一定需要线下才能进行。

正方小飞猫:科技也为人类增加了许多烦恼,让人类越来越孤独。比如聊天的不方便,我们现在用的是QQ,用的是微信,我们还得转成文字。

反方center:没有科技,还需要写信,写信快还是打字快呢。

主持人罗老师:科技让人类能够同时在不同的时空里面,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范围很大,而我们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感情投入是有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分子基本不变而分母大大增加的情况下,我们与每一个人的交流都变得比较肤浅,甚至虚假,所以我们就会感觉越来越孤独。

正方小飞猫:我们不是拒绝科技,但是我们对科技的使用要适度,过度利用科技只会让人类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在某些方面上不动于衷。

反方center:使用科技过度,问题的主体与本身在使用的个人,而不是科技,错误不应该归咎于科技这个媒介。

反方center:诚然如此,科技增加了交流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技提高了交流效率,没有科技时,想要达到理想对话效果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远远大于科技发达的今天。

正方小飞猫:同样的我们所交流的人都是我们要花费大量感情去交流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收获,不会虚假,不会孤独。

反方center:科技下的交流也包含丰富感情,但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提高交流效率。

正方小飞猫:但同样的我们对各种的事情都会表现的非常敷衍,因为事情太多了。

反方center:事情多只是懒惰的幌子,敷衍是主观意识而不是客观后果。

主持人罗老师:但是效率的提高,比不上我们撒大网的速度。也就是说,刚才那个公式分子扩大的速度,比不上分母,增加的速度。以前我们一个人,一辈子可能最多跟几个人谈恋爱,现在一个人,一辈子可能跟几十个人谈恋爱。沟通效率的提高没有增加这么快。

反方center:一个专情的人,即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也不会因此敷衍恋爱。

正方小飞猫:那么想想未来,我们身边的宠物猫宠物狗乃至宠物鸟等等等等,这些如果都换成了机器,那还会有感情吗? 选机器也可以通过感应器的方式了解到我们的心情情绪的,但是同样的他变得非常直接,不委婉也没有任何的情绪变化,就像一块死气沉沉的废铁。我们的感情逐渐缺失,不在有任何感受,对人生开始慢慢淡化。

反方center:科技是在创新,而非取代,人是有思想的个体,对于事物有看待和认知能力,猫狗变为机器,所带来的利弊人自会衡量,机器由人主导。

正方小飞猫:对方辩友认为科技的定义是什么?科技就不会给人类带来坏处吗?对方辩友认为孤独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才叫孤独?

反方center:科技即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正方小飞猫:即使在创新过程中,我们还是会受到种种种种的压力挫折等等等等,从而使人类造成孤独感。

反方center:对方辩友所说的孤独,究竟是科技发展导致的,还是主观上促成的?对方辩友认为的辩题,难道是科技的利弊吗?为什么你会将孤独归结于科技发展的结果?科技不发展,就没有孤独存在了吗?

正方小飞猫:①对方辩友,科技发展导致和主观上促成各占一半。②是,但不完全是。 科技的利弊有可能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让我们变得孤独。③科技发展事物在不断变形,人们是无法做出快速反应的。④我方认为科技发展会造成孤独感加重,但并不是说科技不发展 ,就不会有孤独。

主持人罗老师:我来提几个问题吧,请正方,反方都要回答。1. 科技,也就是说,网络和手机让你自己变得更孤独了吗?2. 你身边的人包括老年人,有没有因为科技和手机变得孤独或者活泼?

反方center:网络和手机没有使我更孤独,相反,网络和手机带来了比科技不发达时期更丰富的知识,更先进的文化,使生活更加充实。

主持人罗老师:你身边有没有朋友?本来是非常内向,因为有了手机,变得开朗了?有没有一些人本来是没有自信,因为有了手机,变得更自信了。

正方朔伽:我爷爷几乎在家一大半的时间都在看手机,我有时侯想和他聊天他都不理我。

正方小飞猫: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繁琐的内容,事情使我们感觉到厌烦孤独。

反方center:对于老年人这个群体来说,导致他们孤独的因素,其实不是科技发展,而是缺乏爱与关心,爱与关心需要家人给予。

正方小飞猫:对方辩友关心与爱,老人手机处处盯着手机,我们也无法给予。

正方朔伽:是孤独啊,他内心空虚,才会宁可去看网络的信息也不愿意和我们家人聊天。

主持人罗老师:他的笑声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正方朔伽:减少了,话也少了,还总生病,有时候眼睛不舒服,有时候脖子不舒服。

正方小飞猫:根据正方的例子,虽然可能便有的爷爷他的笑容增加了,但是呢同时他的亲人的笑容减少了不少。

正方朔伽:因为网络只是给予你信息,你被动接受就行,但人跟人交流是需要互动的。

主持人罗老师:三位小辩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老婆,结果在网络上面找到老婆的案例?

反方center:好,针对对方辩友所提出的这一类情况,科技发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们是不是也就拥有更多时间去陪伴老人,关心老人。

主持人罗老师:主要是因为网络很多孤儿找到了收养他们的家庭。这算不算反方的证据。

正方朔伽:网络让人学会如何跟虚拟世界虚假信息共存,但这些都是虚幻的,我觉得如何虚幻的东西背后都有孤独的原因。或者说是精神世界到了一定程度表现出来一种新的形式。

正方小飞猫:对方辩友,这些虚假看上去美好的东西一旦失去了的话,绝望的感觉就会越强烈,从而导致孤独。

反方center: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失去真实的东西就不会失望了吗?绝望的感觉不是虚假导致的,是失去导致的。就好像赌博的人,赌的时候非常的忘我,还总幻想自己一夜暴富,可是事实是越赌越穷,越穷还越想赌。而虚假也不是网络的定义,赌博同样存在于现实。失去的不是虚假的东西吗?

反方center:虚假的信息和网络信息是包含关系,网络信息有真有假,现实生活的信息也一样,我们从前说眼见为实,但仔细想想,眼见之景也可以是演出来的。

正方小飞猫:眼见之景的感情更加深刻,更加的具体,没有网络那么摸不着头脑。

正方小飞猫:可是有时候刷网络就经常刷到别人家的什么什么就会感觉到越绝望,感觉到自己的无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越来越孤独。

反方center: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失去真实的东西就不会失望了吗?这样的失望不是科技带来的,是个人能力不足带来的,解决方案不是指责科技,而是增进个人。

正方朔伽:同样都是失望,不同的是现实中的失望你可以改变,而网络的失望是被平台制定者所控制。

反方center:现实中失望如何改变?网络的失望又如何被控制?人是有情感的个体,不是傀儡又何来操纵一说。

正方小飞猫:对方辩友,我们在新闻上也能看到很多案例,通过网络通过手机进行一些诈骗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否该严禁处理,但是这样的事情每天每夜几乎都在发生,我们无法制止,这是因为网络手机等不恰当的行为所导致的,我们是否该想一想网络会不会让人坐着让人觉得不舒服,难受绝望孤独

主持人罗老师:我给三位小朋友提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活中间,是不是也需要一些虚幻的精神满足?还是说都应该是脚踏实地,可以摸得到温度的满足?如果是两者都需要,那么什么样的比例比较合适

正方小飞猫:虚幻:现实=1:3
正方朔伽:我觉得两者都需要,网络带给我们生活便利,但不要过于依赖,也不要完全脱离现实生活。
反方center:脚踏实地,目标不是虚幻的而是切实的。

上场辩手发言模板示范

主持人好,嘉宾好,我叫【】,今年【】岁,我是正方二辩选手。

刚才对方一辩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很精彩,有些方面也深受启发,感谢。不过我并不赞同您的观点,我的理由如下:

首先,对方一辩刚才说到了。。。而我并不这样认为,这是很片面的。。。

我方认为,在。。。的条件下,。。。

好,我的发言完毕,请对方二辩发言。

对方辩友刚才表现很可爱,lovely,可惜还是出现了逻辑错误,因为ta说。。。事实不是这样的。。。;

多谢对方辩友纠正我方的一个失误,现在我想重新表述一下我方的观点…

对方口口声声,实际情况是这样吗?不对,请看我举出的事实…

今天的辩论很精彩,我注意到对方好像有些兴奋过了头,从而词不达意,ta 竟然说。。。我方不赞同这种观点。。。

这位辩友今天真是很为己方卖力,您这个观点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再重复真的没必要,因为你的理论一直没有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各位辩友,主持人先生,各位裁判,我方一直坚持。。。而对方认为。。。,那好,让我现在来比较一下。。。

孔子云。。。意思是说。。。请问对方对此如何解释?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这块巨石在沙特阿拉伯,有4000岁,没人知道这个笔直光滑的切缝是如何产生的- 争锋相对的巨石

[学生辩论示范] 复杂冗长的农村传统葬礼,到底该保护,还是应简化

其实现在的农村传统葬礼已经比以前我小时候简化了很多了,但还是最少持续两天,开销好几万,是很多人家一年的收入,甚至还不止。

这还只是花出去的现金,还有人情债,绝大多数葬礼上的帮手都是不拿工钱的,只有礼宾鼓乐、乐队需要给工钱,充气狮子和牌楼等需要租金。这些来帮忙不拿工钱的包括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以后这些人家里有红白喜事,你都有义务去帮忙。换成工钱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那么,这样的传统葬礼到底要不要当做传统文化来鼓励保留?

换一种更清晰的问话方式,很多事物的正反面都很明确,差不多各占五十分的样子,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来抉择?传统丧葬就是这么一个难题,人人喊打,就是没人动手。现在基本上只有政府拿着高音喇叭到处喊简化丧葬仪式,但根本没人听。

如果是学生辩论的话,有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给一个两难局面打分?

如果只是各说各话,正方反方都赢不了辩论赛,如果有一方率先拿出一个公式,那赢面立马增加。

这个公式我认为大致是这样的。

传统葬礼得分 =

保留再现悠久的丧葬文化[]分 +

拉进邻里关系[]分 +

给逝者以尊重[]分 +

避免街坊亲戚说闲话,骂子孙不孝 []分+

丧事办得热闹, 子孙有面子 []分 –

让生者背负财务压力[]分 –

浪费社会资源,包括大量鞭炮花炮、纸扎花屋、纸扎金山银山、纸扎孝堂、乐队等后来兴起的非传统项目。[]分。

这个公式列出来后,需要确定每一项的总分,孰轻孰重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其实农村人虽然没啥文化,对红白喜事人情往来都特别精明,大家都会列这么一个公式,给每一项打多少分也不会有很多争执。也就是说,道理谁都懂,别人最好都将丧葬简化,我最后一个来,这样不吃亏。

要是辩论赛上某个孩子能够在辩论赛上分析到这一层,离最佳辩手的距离也就一步了,但还不到决胜局。

为什么最后一个简化丧葬的家庭不吃亏呢?因为红白喜事的最大作用其实是回收礼钱,是一个收礼的天经地义的名目。你想想,要是我罗老师的父亲去世时一切从简,不搞宴席,来宾只是磕四个头,绕灵几圈(鼓乐礼宾可能都省了,就租一套流动乐队设备放哀乐),来宾再与孝家陪客女眷聊聊天就走了,那我自然就不能收礼,之前送出去的礼钱大都没机会回来了。

当然我当时并没有这样想,这只是打个比方。

如果真的算细账,简化葬礼是很合算的。虽然可以回收礼钱,但是办一次葬礼经常是入不敷出,开销几万是平均水平,有些讲排场爱面子的家庭要花二三十万,买房子可以支付首付了。

在前面那个公式里,有一条是对死去父母的孝敬,其实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一切从简,不想儿女为自己的葬礼乱花钱,他们才是最明白的人,因为这些人死了,也就不需要考虑面子问题了,他们纯粹只算经济账。只是活在人世上的儿女子孙不能不考虑面子问题,有些人家可能还有年轻后生要订亲,要是无端背负了一个不孝的名声,这亲事就麻烦了。

大多数葬礼算到底其实都是亏本的,即使经济账平了,还有今后的人情账要还。对罗老师这样的人,每天都要带学生,要是为了还人情账不得不去给人家帮忙,实在是不合适,心理肯定不痛快。

所以,导致农村的丧葬风俗复杂昂贵的最核心原因是两个字 – “面子”。越是底层弱势群体越是落后民族越需要挣面子,因为他们脆弱的自尊心承受不起别人的指指点点。

父亲2012年去世的时候我在美国,深更半夜接到妹妹的报丧电话,马上爬起来订机票,几个小时后就从旧金山飞洛杉矶,然后飞香港,再飞长沙,总共在天上飞了好像有20个小时,然后打车回金井。发现这时候葬礼已经全部由牵头的两个亲戚安排好了,只有坟地等着我和风水先生去选。因为都不知道我这个当家人什么时候回国,这两个亲戚按照乡下常规流程和规模来安排,无可厚非,他们想不到我会有别的想法,在大家的眼里,除非是破落户,否则不会去想简化葬礼。

一般来说,我这样的美国海龟儿子应该尽可能把丧事办得风光体面一些,给家族长脸才合符情理。

我没有机会向任何人表达我的真情实感,除了深更半夜守灵的时候给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朋友们打电话时说出自己的遗憾。说老实话,对我父亲的葬礼上的大多数安排我都不喜欢,但没办法,我母亲是不可能接受我的想法的,我妹妹大概也不会同意太过简单。

葬礼过后一周左右开始修坟,我花了一万八千块钱,所有人都说我走火入魔了,花这么多钱去修一座坟,还搞装饰! 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修坟既不能回收礼钱,又不能在大庭广众下长面子,有什么必要搞那么好?我坚持说坟是永固千秋的建筑,多花几千块钱值得。他们不知道我从来不在乎面子,也从来没想过要靠这种事情赚钱。

至今不太明白当地人的心理: 花几千块钱请纸扎师傅做花屋做金山银山,然后一把火烧了,不是花冤枉钱,多花几千块修坟倒是浪费钱。乡下人爱面子都失去起码的理智了。

这已经不是贫穷能够解释得清的问题了,只有用民族劣根性才能解释这样的公众心理。

经常有人告诉我要融入社会,融入现实,接受现实。说起来很轻松,你能轻易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吗?你去美国生活一年半载看看能不能融入美国社会?

10年后,世界更安全

各位评委,各位辩友,大家好。

纵观人类历史,给世界带来危险的原因是:物质的匮乏、瘟疫的肆虐和大规模的战争。

工业革命以后,除小部分地区由制度引起饥荒以外,人类基本解决了物质匮乏造成的饥荒问题;青霉素的发明疫苗的应用,一系列现代医学的成就,让疾病大面积的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历史成为过去;广岛长崎两地升腾而起的蘑菇云,让人类看到了原子弹的恐怖,从此以后,核大国之间没有人敢轻言战争,人类总体进入难得的和平时期。

未来十年内,技术的发展仍然无法打破现有的核平衡。随着物质的进一步丰富,人类更有能力缓解相互之间的冲突。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伴随5G普及、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的应运,这一问题会得到大大的缓解与改善。

所以,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未来十年,世界会更安全。

好,我的发言完毕,有请对方辩友带来精彩的陈述。

针对这个辩题,正方支持10年后世界更安全,反方支持10年后世界更危险。正反方都需要为其观点提供尽量充分的理由。这是一个论证的过程。正反方开场前陈词可如下所示。


正方陈词:


对方辩友好,大家好。

我方认为:10年后,世界会更安全,理由如下。

第一,世界大国之间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非常低。世界大国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中国和巴西等国家。欧美日和印度等国家为民主国家。另一方是中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和阿拉伯国家等非民主国家。虽然二方国家制度不同,看重的事物不同,生活方式存在巨大不同,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经贸关系和利益关系。发生大规模战争会让双方都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以极端伊斯兰教教徒为主的恐怖势力,比如本拉登集团余孽,伊朗军方的苏莱曼尼等人陆续被美国高科技武器斩杀。这些恐怖势力正失去力量和号召力。中东国家的毒菜者也会安分些。伊斯兰教世界会变得更加远离宗教极端主义,会变得更加宽容。这对世界和平很重要。

第三,从军事角度看,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核武器。即使非核武器,像洲际导弹,也可以产生巨大破坏。双方都可以使对方造成巨大损失。双方都不会轻易动武。

鉴于以上三个原因,世界大国和区域大国有动力调整利益关系,弥合目前的冲突,不至于使冲突升级而发生大规模战争。

有请对方辩友对我的上述观点进行反驳,谢谢。

反方陈词:

对方辩友好,大家好。

我方认为:10年后,世界更危险了。我方理由如下:

1991年,苏东剧变让民主国家的版图大增。民主资本主义获得了巨大胜利。随后的经济全球化,让民主国家和残存的非民主国家之间缓和了矛盾。然而30年的和平期已经日薄西山了。

今天,世界大国和区域大国之间积聚了足够多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这种矛盾主要发生在欧美日等主流民主国家和那些非民主国家之间。美欧国家与叙利亚、伊朗、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有难以调和的矛盾。

今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尼克松故居发表针对中国的演说。演说被称为新铁幕演说,挑起和中国的意识形态对抗。2年多来,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收缩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美国皮尤民调显示,美国民意对中国的好感降到历史冰点。中印在边境发生军事冲突。印度背后是欧美日的支持。俄罗斯跟美国关系依然没有缓和。美国对伊朗军方高层实施一系列斩杀行动。朝鲜问题依然是巨大包袱。这些冲突不会是终点。它们会引发持续的冲突。很有可能在伊朗、叙利亚、朝鲜问题上发生更大的冲突。这些国家是世界大国角力的场所。

未来十年的和平堪忧啊!

好,我的陈词完毕,有请对方的精彩发言。

对网上辩论赛感兴趣者,可从下边链接中报名:https://chinese.amasia-group.com/online_debate/sign_up/

主持人好,各位辩友晚上好,

我是正方二辩,我叫白狐。刚才反方一辩的发言很精彩,其中有一些观点我也是认同的,但是对方得出这个结论 – 10年后的世界会更危险 – 我觉得很勉强。

我方认为:10年后的世界,会比今天更安全,大家来听我说说看是否更合理:

首先,一个安全的世界主要取决于什么?我的观点是:取决于人类整体智慧水平,还有天灾人祸。前者是可以预见的,后者是不能预见的,我们先假定10年后的天灾人祸与今天一样。那么10年后,人类整体智慧水平会不会更低?还是会更高?

我觉得,整体而言,人类一直在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理性,10年后也会如此,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危机和内部纠纷,我们都可以最终克服。既然过去几万年,都是这个势头在走,没有道理怀疑人类在十年后会突然掉头,朝着一个更愚蠢的方向发展。

所以,十年后,世界应该会更安全。现在有请对方二辩对我的观点提出反驳。

各位评委,各位辩友,大家好。

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一件事情,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危险。

铁器的产生,带来了粮食的增产、人口的增加,同时,大规模的战争也成为了可能;工业革命,使世界物质空前丰富,但同时,机械化的武器成了人肉粉碎机;核的产生,带来了可观的新能源,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在世界的存量,已经足以毁灭人类好几次;基因技术,使粮油增产,但流感病毒一旦和艾滋病病毒结合,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

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但同时,人类对技术的不断追求,就像一个玩火的小孩子,一路只追求火带来的快感,却不顾及火一旦失控制所带来的灾难。

总之,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多少年,人类为了追求不断膨胀的物欲,在走向越来越危险的道路,未来世界,将更加危险。

我的发言完毕,欢迎对方辩友反驳。

10年后,世界会更危险 – 示范2

哇!刚才正方二辩白狐小姐的发言让我佩服,人长得精致,道理也讲得很清楚简洁。只是,这个世界远远没有对方所描述的这么简洁,构成这个世界稳定环境的因素很多,很复杂。我叫白熊,我是反方二辩,请听我的分解:

第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这个因素,不管人类的整体智慧水平是不是会提高,恐怕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气候这个大问题,十年后很有可能会有很多人死于洪灾、飓风,气候变化还可能让无数沿海地带的人失去家园,他们在搬迁的过程中,世界无疑将变得更危险。请问对方,您看得到有迹象表明,人类在这方面变得聪明而理性了吗?

第二,刚才大家谈到了战争、宗教冲突等等,我们也不要忘记了还有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智能手机出现到今天才短短12年的时间,已经让人类的生活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人工智能在今后的十年中,会让人类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会不会突然出现真的智能和意识,然后自我进化,想将人类踩在脚下呢?从霍金和马斯克等权威人士的观点来看,人工智能将来与人类为敌的可能性更大。

第三,如今的世界,流行疾病的传播变得从未有过的快速,从这次的新冠病毒来看,这些超级病毒对人类世界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甚至已经超过了战争的威胁。而我们人类的医学水平根本没办法跟上病毒的变异。

除此之外,战争的威胁和宗教冲突的威胁并没有消除,也看不到消除的迹象。所以,我的观点是:10年后的世界,注定会更危险。我的发言完毕,欢迎正方三辩来反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