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其实有不少在伪装的学生
前两天和西瓜聊天,她说自己以前在体制内读书时有一个朋友,大约都在读三年级,西瓜说那个朋友是诊断了的抑郁症患者,但是人很活泼,在人面前经常保持微笑,最后西瓜好像总结说:她那个朋友是个假装快乐的抑郁症患者。
才三年级就开始伪装的儿童。

这让我想起去年的一个学生,男孩,初中生,他说自己基本上每天都在装,让别人看到一个貌似“正常的同学”,后来好像听其他少数两个孩子也说过自己有时候需要装,男孩女孩都有。强装笑脸和强壮普通正常一样,都是在构筑一种隐形的围栏,不让外人看到真实的自己,为什么不让别人看到?其实不是因为自己觉得羞耻,而是因为很麻烦,别人一旦知道自己与众不同,就开始指手画脚,问东问西,提各种建议,苦口婆心地劝导等等,烦不胜烦。
装是很耗费精力的,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要在人前装模作样,对一个孩子来说,那就距离抑郁症不远了,也距离自杀倾向不远了。什么人容易抑郁?想法和观点与主流人群不同的人,尤其是得不到家人理解的,也就是说家长总是想着要将他纠正过来的人,他们一天到晚要防备着被人强力矫正过来,想着要如何应付,是妥协还是对抗,是假装服从面带微笑地喝下家人配置的各种苦药,还是尽量保持冷静和家人据理力争,这非常累,久而久之,就抑郁了。抑郁其实就是内心疲惫至极,所以躲进一个黑暗的小世界,与外界隔绝,用躺平的姿势来保护自己,只是这种做法是一种动物的原始保护机制,并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所以,每次看到有母亲给抑郁症孩子吃各种中药西药,我都只能苦笑,心病只能心药去治,这是基本常识。但是一般来说这样不讲理的母亲都很强势,很固执,说不得,根本不会理睬你。孩子的抑郁其实和这样偏执的母亲或者父亲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往往是最大的原因。
学生的很多问题都和原生家庭有关,这是很多专家文章的结论,然后一般就到此为止了,那么原生家庭又是怎么回事?有些父母为什么会这么不讲理(比如那个在教学楼当众扇了儿子一个耳光导致儿子当场跳楼身亡的母亲,后来她也自杀成功死了。)?这么不顾及孩子的真实需求?其实父母也可能是抑郁症患者,有可能还是一个很偏执的人,而父母的抑郁症和偏执,也是来自于他们原来的家庭,也就是基因遗传,其次才是自己的见识,因此,很多家庭教育问题解决不了,不是父母学习不够,而是无法对抗自己的偏执,偏执的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能理性全局地看问题,眼里只看到自己认为合理的那一部分理由。世界上的大多数事务其实是有多条衡量标准的,而不是一条。所谓钻牛角尖的人,就是用一副望远镜来看世界,虽然看得比较深,但镜头很窄,而不自知,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
我认识很多人,甚至是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永远不承认自己的偏执,最多承认自己文化修养不够,不会承认我们的文化有问题,更不会认为自己有心理障碍,基因与众不同。奴隶从小到大生活在一个很小的地方,他们不太可能有什么广阔的视野,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被驯化的奴隶。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都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其实就是让我们从事物的多样性多角度去看问题。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