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世界

辩论赛[记录]:十年后,人类社会将变得更安全,还是更危险?

反方一辩杨子钦,我方观点是十年后地球将会更危险。理由如下:

  1. 各国对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大,会渐渐引发冲突。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资源的毁灭性的开发将使环境陷入困境。
  3. 病毒的一次次爆发,医疗根治技术和手段跟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
  4. 世界拜金主义蔓延,越来越多的人不择手段攫取金钱。
  5. 经科学家探测,宇宙中有生命体存在。谁也不能保证其会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6. 抑郁症患者及心理不健康者人数每年持续增加,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一定的威胁。

主持人罗老师:

请问正方一辩,为什么说世界各国对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大?不是一直很大吗?现在物质方面比以前充裕了,为什么反而对利益的追求会越来越大?

反方杨子钦:

资源越来越少,各国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主持人罗老师:

对于正方上面观点中的第二条,随着科技的进步,对资源的开发变得越来越具有毁灭性,为什么不是反过来?科技的进步会导致资源的开发变得更有效率,更清洁。

反方杨子钦: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较慢

 正方杨老师:

反方陈词说的是有战争危险,基于人性本私,其实战争危险从未远离过我们。但请反方辩友们说明战争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的理由!

反方杨子钦:

如上,资源再生速度比不上战争获得的效率,而资源越来越少的国家会寻找别的出路比如战争掠夺。

正方杨老师:

再生资源如矿产,并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对方辩友过多地强调再生资源的更新,觉得会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显然没有说服力。

主持人罗老师:反方开篇陈词上面,已经写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的理由,主要是因为很多的国际矛盾已经包不住了。比如说我们中国自己,国际关系现在是越来越恶化,中国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以前几十年又没有经济发展在支撑,所以包住了,但是现在没有了,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包住了。

正方杨老师:历史上的中国何时远离过战争,近代中国除了改开的30年,国际关系一直都复杂。

反方邱子涵:

大家好,我是邱子涵。我很赞成一辩反方的论点

  1. 利益有很多,比如石油资源,矿石,以及核电能源还有科技 外太空能源,这些是占领在少数人手上,物欲越强,企业扩大再生产,为了缩减成本,机器生产线扩大,人力减少,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引起饥荒饿死,一旦发生暴乱和战争,失去道德底线危害性极大。
  2. 比尔盖茨提出 清洁生物能源,无碳资源创新跟不上 全球气候变暖的加速,冰川融化以及生物濒临灭绝,生物链条减少。这些都在说明 人类的大环境无法一起改变,少数人的醒悟,无法代替大多数人追逐科技的享受,比如空调和冰箱要有氨气,这是一种破坏大气层的臭氧,会更快加速大气保护层损坏,这样不仅空气 酸雨 和土质都会受污染,动植物和微生物也不免遭殃。

主持人罗老师:

对于对方所提到的第一条,资源在少数人手上。这一直是这样的。另外,企业为了缩减成本,会使得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然后引起饥荒。这中间没有逻辑关系。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会引起饥荒?又不是土地不能种了。第二条,生物链条减少和未来变得更危险之间是什么关系?反方杨子钦:食物链减少,如果到了人类的食物链上,那岂不是灭亡了吗?食物链减少,但是人类不需要吃很多种类的食品啊。我们平时吃的食品就那么几十种。

正方杨老师:@反方邱子涵 

首先必须肯定对方辩友居安思危的远见,但说实在的,可能你的父母、祖辈都听到过类似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其实莫说十年,恐怕是几百年都未必出现的事情。要相信,人类一直在发展中。

反方杨子钦:

战争不局限在战场上,对人才、科技、情报的抢夺也是可怕的~刚刚过去的孟晚舟事件,正方辩友忘记了吗?

正方杨老师:

孟晚舟事件错综复杂,提议回避政治。另外,这也不是人类的危险。

反方杨子钦:

这是战争与政治矛盾的开端,后果是人类的危险

主持人罗老师:

为什么反方说这个只发生在两三个国家之间的政治插曲,会是人类的麻烦?中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反方杨子钦:

@正方杨老师  一次又一次强调我方的例子不是危险。但这是危险的前兆。那是不是太阳陨落了和地球没有关系

正方杨老师:@反方邱子涵 

首先必须肯定对方辩友居安思危的远见,但说实在的,可能你的父母、祖辈都听到过类似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其实莫说十年,恐怕是几百年都未必出现的事情。要相信,人类一直在发展中。

主持人罗老师:

反方提到了酸雨等环境问题,至少在湖南,土地正在变得越来越健康,为什么说,十年后会比现在更差?

反方杨子钦:

酸雨是气候条件,湖南的土地条件好也不影响酸雨的破坏

主持人罗老师

酸雨会导致土壤品质恶化,既然湖南的土壤变得健康了,那酸雨至少没有在湖南变得更严重。

主持人罗老师:

现在有了比以前丰富的物质,有条件改善土壤和气候环境。至少在中国这个大国是这样的。

反方邱子涵:@辩论赛主持人_罗老师 

食物链减少 会引起某种物种增多,也会引进单一物种侵入,之前的非洲蝗虫事件 不是更好的说明。这不是环境破坏预警?

主持人罗老师:

非洲蝗虫事件与食物链减少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我听到的解释是和气候有关,不是食物链,反方辩友

反方李晗彬:

我认为十年后两极分化会更加严重,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有极端思想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将成为一个高风险的社会,

主持人罗老师:

为什么反方这么认为?理论依据在哪里?有极端思想的人增多,是不是更有可能让世界变得更加公平?这个公平的世界会照顾到有极端思想的和特殊需求的人,同时也减少两极分化?这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说会更危险?为什么两级分化会更严重?

正方杨老师:

对方辩友讲的两极分化,应该是指部分的国家和地区,而不是整个人类社会。

主持人罗老师: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一直强调要实现共同富裕,怎么反方认为这个目标根本实现不了吗?

反方杨子钦:

国家之间的问题是面向国际的,那那些国不会东施效颦,也会想办法独自发展,总有国家会作梗起哄

主持人罗老师:

为什么有些国家会作梗起哄?如果中美加之间有了矛盾?他们有什么好处?

反方杨子钦:

渔翁得利 。 英国德国二战两败俱伤,不也被捅娄子了吗

主持人罗老师:

对方辩友的意思是,美国在二战中起哄作梗?渔翁得利就让他得利好了,又不是故意挑唆。

反方杨子钦:

如果每个人都抢夺”得利”  不就是战争的引发吗?

主持人罗老师:

重复,你认为我们国家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吗?是,我说的打过就是指人口最大。对方说的两级分化,不是指的人口吗?

反方李晗彬:

那只是理想的共同富裕。

主持人罗老师:

对方辩友的意思是,我们的领导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对吗?

反方杨子钦:

富裕是个概念,如果每个人都富裕,那么钱最多的才富裕,最少的富裕也变成了贫穷

主持人罗老师:

这个逻辑好想没有根据。最少的富裕为什么会等于贫穷?请对方去瑞士和北欧国家看看,他们那里基本上没有谁会觉得自己贫穷。

反方杨子钦:

40年以前,有辆电瓶都稀罕,现在有辆电瓶都算普通了

主持人罗老师:

意思是,现在有电瓶车的人会觉得自己比以前还穷?

反方杨子钦:

我把汽车卖了比以前还穷?

主持人罗老师

为什么?卖了汽车不是有现金吗?

正方杨老师:

对方辩友认为两极分化是人类危险的原因,实际上两极分化的问题,很多国家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处理,那就是高税收,高福利。

反方邱子涵:@辩论赛主持人_罗老师 

对方辩友,如果食物链单一,人们对外需求更多,那么造成扩大生产和对环境依赖就更大,难道不会引起酸雨 空气质量,以及生物环境破坏???

主持人罗老师:

食物链单一,不代表食物产量减少。为什么会导致人们对外需求更多?还有,如果是中美矛盾,谁敢来抢?我方没有说有电动车的时代比没电动车的时代更穷。所以卖了车我方也认为整体是在变得富足的,富足所以安全。

反方邱子涵:

人类的需求 就是衣食住行,食物链条变少,需求会减少吗?人类为了生存就会对环境索求更多 食物种类。后果只会越来越糟糕。

主持人罗老师:

人类的需求不会减少,但是食物链条变短,不代表物质和事物总量变少,相反,由于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总量会增加,所以人类的需求依然会得到满足。因为富足所以有足够的精力和资金去治理环境,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了更好的教育就能提高效率,避免生活中的很多坑,所以,整体而言,人类社会在十年后会变得更安全。

反方邱子涵:@辩论赛主持人_罗老师 

汽车能源是有限,水能和风能太阳能可以提供电能源,是无限。

主持人罗老师:

这和未来会变得更不安全之间有和逻辑联系?

正方杨老师:

任何社会两极分化一直都有,现在还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处理。孟晚舟事件,更只是一个特例,导致战争爆发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人类近代真正的危险是宗教信仰冲突、意识形态冲突、价值观的冲突,而不是物质上的。

金井湖

山水学堂计划如何帮助一个14岁少年成长,并准备出国留学

1. 世界公民

我希望孩子们长大以后和香港人、新加坡人、台湾人一样,走到哪里都受世人尊敬,最重要的就是对世界要有一点担当,眼光看长远一些。

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骨子里都是儒家思想的信徒,强调顺从,看长官脸色和长辈意志行事,他们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不盲从,不会对任何人高呼万岁。

2. 三条可选人生道路

对新进来的学生,我会先与他们商讨,基于各自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劣势,勾画三条可能的人生道路:

  1. 最保守的职业规划,比如说长大以后当个小学老师,或者去照顾老人等等。这样的工作今后相当长时间里应该都会存在,不会全部被机器人替代。
  2. 最豪气的,比如说争取成为第一批火星人中的一个,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几十年后人类肯定有足够的技术,并且足够团结,来开始火星大开发。
  3. 第三则是少年认为比较合理的,不偏激也不保守的职业规划,比如说成为一名基因手术医生,一名空中交通规划师等等。

有了这三条人生道路和世界公民规则的指引,我会再和少年一起来商量,如何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好准备,包括思想上的、体能方面的、知识储备上的。

3. 每天时间规划

高考、留学都只是近期目标,每天应该有一半时间是在为中远期目标而准备,另外一半时间为近期目标努力。为了方便做时间规划,我会先给少年建议,每天早上和上午,所有活动主题都是围绕近期目标而学习锻炼,比如说考大学、出国留学,甚至是中考,而每天下午和晚上,所有的活动都应该是为一个更远大的目标而开展,比如广泛阅读、辩论等。

4. 模块化时间管理

在山水学堂,我们的时间活动安排是围绕一日三餐来制定的。餐前做什么餐后做什么,都分为九个步骤,总共27个步骤,涵盖英语背诵、中英文写作、阅读、听书、广播节目制作、艺术、锻炼、国际交流、每日反省、做饭、卫生、午休等方面。大家默认都按照这三个时间模块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其他时间主要是自己安排。换一种说法,很多事情是每天都要做的,养成了习惯之后就会被习惯推着往前走,想沉沦都不可能。另外,每天按照固定的模式来生活学习,也可以节省很多做决定做选择的精力。

5. 行万里路

山水学堂打算每个学期都带着学生们出国游历一次,当大家都会英语、会照顾自己、身体强健、有世界公民的范儿的时候,我们出去会很安全,也省钱,举例来说,大家可以自己在加拿大租个乡村别墅,自己做饭,旅行的沿路可以教汉语挣钱,或者给外国人做好吃的中国菜。这样的经历会让美国大学录取官们大开眼界的。除此之外,我们学堂今年下半年还会在美国北卡州wilmington港 建一个基地,每天邀请当地不同职业和年龄的老老少少来参加我们的沙龙,由学生们自己组织。这个基地因为是我一个老朋友的别墅,所以租金不高,而且附近还有一所大学分校。家长如果可以拿到签证,也可以一起来学习,共同成长。

………………

假如少年的目标是出国留学的话,那来看美国大校的录取条件,先看普通大学,而不是顶尖名校。

6 托福

需要最少8000词汇量,如果平均每天记住10个单词,那么两年可以达到目标。其他英语知识比如语法等相对而言是小问题,基本上一个月可以把主要语法知识点全部学好。这样的话,如果孩子不是特别讨厌读书,那么进入学堂后,突破英语最快需要两年时间,然后可以去试一试考托福或者雅思。当然,不是光记单词,这需要每天大量中英文的阅读、写作和翻译。我们和其他新教育学堂相比,在英语学习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因为我可以整天英语教学,可以修改孩子们的英文写作。除了我之外,水平不错的孩子还有大量时间与网上的外教们互动。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心智比较成熟,有一定自控能力,快速集中突破的话,最多三年时间应该可以让托福成绩达到100分。

7 SAT考试

SAT就是美国高考。对一个15岁的中国少年来说,一年时间可以不费力掌握美国高中毕业生所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数学天赋好的还不用这么久。所以,在集中学英语两年后,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再去学数学,这样比较轻松,因为需要使用英文数学教材。

8 社会实践能力

这个是我们山水学堂的优势,因为地处农村,我们本来就是美式教育理念的营地,如何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心里很清楚。比如说,每个周末,少年都会参加其他长沙亲子家庭都来参加的各种营地活动和户外运动,比如徒步、骑行、公益慈善等。每一年夏令营冬令营也都会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学堂的孩子固定,还可以开展一些深入的乡土研学活动,比如帮罗老师编辑《金井漫话》,在世界范围内帮金井镇寻找姐妹城市等等。周末和其他到乡下来研学和参加周末营的孩子一起,也是保证学堂学生不与社会和同龄人脱节的一种方式。大家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9 AP成绩

如果这个少年喜欢读书,适合读书做研究,那么可以瞄准大学名校,考完托福后开始准备两三门AP考试,就是放在高中阶段来学习的大学基础课程。主要通过自学和网课等方式来达到目标,对这个方面我们自己掌握的资料还比较少,有待今后大家一起进一步了解。如果是低龄孩子,则完全可以把常青藤名校当成目标。

10. 中文

母语和英文以及体育是每天雷打不动要练习的。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如果英语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母语熟练程度,那么思维能力的提升还只能通过中文。所以,我们每天的中文阅读、听书、写作时间大概要两个小时。阅读当然主要是中文经典书单,也许先从王朔余华路遥的小说开始,每天半小时。中文写作每天四十分钟左右,包括集体小说创作的时间,自己将文章翻译为英语。写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比阅读也许都更重要,因为它帮我们整理思想,把一些没想通的问题想通。什么是集体小说创作?我想组织所有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写一本小说,一个人负责写叙述文字和决定情节,其他人各自写一个角色。而且每一本小说都要通过网络平台出版。听书听网课主要是《得到》和《喜马拉雅FM》,每天吃饭和洗脸刷牙的时候听,晨跑的时候听,加起来每天听一小时左右,让知识积累迅速提升。

11. 英文阅读和听书

先从《格林童话》电子版开始阅读,一边阅读一边尝试改编这些故事,将某个角色的性格和语言改为另外一种,一是增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避免枯燥,二是用英文练笔。晨跑的时候戴上耳机,反复听经典的《走遍美国》广播剧、熟悉的迪斯尼动画电影配音,基础比较好的听美国之音慢速英语新闻,BBC/CNN/ TED 演讲等等。

12. 翻译和笔友

每天坚持将自己的日记翻译为英语,慢慢地可以直接用英语写日记,再开始翻译新闻故事,包括将中国的新闻翻译为英语,同时将国外的新闻头条翻译为汉语,连同自己的见解和点评,都发在我们学堂自己的博客以及国外社交平台。通过这些翻译和博客,认识一些高质量的国内外朋友,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会让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国际笔友圈子,互相拜访。现在全世界想学汉语的外国人不少,我们这样拥有自由灵魂而且不断更新博客的中国师生群体会很受欢迎。

13. 备课和教材

我们暂定使用《新概念英语》和《走遍美国》两套经典教材,后者针对英语有基础想重点练习口语的孩子。备课的话我们会单独制作一个智能化的,可以跟随每个学生成长的教学辅助网站,类似于APP,结合电脑来上课。传统的ppt课件制作起来比较费事,和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有些脱节,因为只能在电脑上制作和打开,也不方便修改,所以我们会以网站的形式来呈现,虽然朴素,但内容灵活而充实,互动性更好,学生可以直接在上面发表意见,可以记录数据。罗老师会点网页编程,一般需求的话不需要请人。网站的数据库可以储存学生的很多成长资料。另外,在任何地点,比如说旅途中,或者学生老师必须分成两个团队单独活动的情况,学生都可以打开手机平板来上课。

14. 自理能力

我们的规矩是做饭和学堂卫生当然还有寝室卫生都由学生自己负责。不过我们的自理能力的体现主要是一天三次餐后碰头会,都由学生来组织,他们要对整个学堂的大事小事进行盘点,当家做主,几个学生轮流当家主事。我们山水之间夏令营和学堂历来都不是那种管理很严格的地方,因为不想让大家觉得憋屈压抑,我想尽最大可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有对人生和未来的信心。每次出国,从订票到订房、签证申请、旅游攻略的搜集翻译等都会由学生负责。

15. 英语学习方法

七岁以下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学语言的黄金期已过,重要的是思维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所以英语学习方法会和儿童不一样,我们不会让他先突破英语听力和口语,而是先强调英文写作和阅读。等到有了一定词汇量,听力口语其实可以提升得很快。中国学生普遍的哑巴英语是因为缺乏口语和听力的练习机会和时间,而在我们学堂不存在,我随时可以陪孩子们练习口语,而且大家慢慢地都会有各自的国际笔友圈,可以练习英语聊天。几个经常保持联系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笔友对于大家维持学英语的兴趣非常有用,要保持高质量的友情,学生的思维高度很重要,比口语重要。在我们学堂,我会第一时间给所有孩子一个付费VPN账号,这样他们在一定时间段内可以和国外保持联系,比如说早晚,美国那边的朋友没有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