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自闭症青年给我打了个电话,很意外!

今天晚上靖凯给我打了个电话,这是过去两年中唯一一次给我电话,没想到他还记得我,要知道他是个很典型的自闭症青年 – 现在他应该十八岁了。我认识他的时候他16岁,是个健康漂亮比我高一头的很能吃饭但又没有发胖的少年​。

正是因为靖凯,我才在知乎上知道了阿斯伯格综合征是怎么回事,然后才知道自己竟然是一个阿斯​,也就是说有自闭症倾向。这解释了困扰我半辈子的无数困惑迷茫​。所以当年勇敢地带着一个自闭症少年去长沙,一起坐火车去张家界,然后送他自己从张家界坐火车回家,我的收获比靖凯要大​。
也是因为想陪着靖凯辟谷(有个朋友建议尝试让他辟谷,也许可以改善他的自闭症症状),我才生平第一次辟谷,没想到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难。对了,平时说话都有些稀里糊涂听不懂的靖凯竟然也听我的,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辟谷,现在想起来也有些神奇,不知道他那么贪吃能吃的一个少年,是如何被我说服​三天不吃东西的。

不过今天写这篇文章主要不是讲这个,而是讲很多自闭症患者的一个共同特点 -他们说话跳跃性很强,如果我不认识他,不知道他这类人说话的方式,是不可能懂他话里的意思的​,因为他的话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逻辑关系,但我能够听出来他的伤心和愤怒 – 他的爷爷大概是阻止他或者责备他做了一件什么事处罚了他,手段也许比较重,让他很愤怒,以至于想到了两年前认识的我,一个叫做罗军的大人​,然后不知道怎么从自己的手机里找到了我的微信号,给我打了个电话。

我想,我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极少数认真听过他说话,呆在一起一段时间但是​从来没有在感情上伤害过他的成年人,所以他才在极度伤心时想到了给我打电话。
我认识一些很有个性的网友,说话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跳跃性,比如以前在我们群里一个叫做半导体的人,就是这种说话方式​。如果你的身边也有这样说话跳来跳去让别人跟不上的人,尤其是孩子,开始考虑一下他是不是有自闭倾向吧​。
抑郁症患者和阿斯很多都擅长写作,不信你去知乎上看那些患者写的文字,经常是洋洋洒洒但也不说废话,作家王朔的文字就给人这种印象,他就是一个典型的阿斯作家。其实这种洋洋洒洒一泻千里的文风和跳跃性说话之间是有联系的,越是自闭严重,​思维越是跳跃。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阿斯都是思维多动症患者,我就是​。​

有少数自闭症患者(也许不一定是少数)似乎不仅仅是在理解别人的情绪方面很欠缺,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方面同样是欠缺的,他们极少表现出普通人的愤怒,甚至是从来不,最多也就表示出很失望的样子。我不知道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不会愤怒,还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愤怒,我只知道这种欠缺让他们会多承受很多心理伤害,比如靖凯的这个电话里,虽然他描述自己对爷爷奶奶的失望时没有平常人的那种愤怒的语气,但言辞之间是可以听出来他的绝望,对爷爷的“仇恨”的​。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自闭症倾向,但都被人轻描淡写地说成了不合群,严重的就说成了社恐。其实自闭症这个词并不能精确地描述这些患者的本质,我个人这些日子的总结是​:自闭症其实就是大脑功能很不均衡,某个狭小领域的优势过于强大,大脑发育挤占了其他功能区,导致那些功能受影响​,从而与正常人交往发生困难,于是只好自闭。自闭其实是自保​。

阿斯也是大脑功能不是很均衡,但还没有典型自闭症患者那么不均衡,对社交的影响没那么大。

为什么很多阿斯是学霸​?因为他们的大脑在抽象思维方面比一般人要强,而学校主要是学习抽象思维,基本上不​学怎么动手干活,也不重视体育。

为什么不少学霸到了大学就得了所谓的空心病​?就是因为他们实质上都是阿斯,一旦进入大学,他们在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短板显现,于是不知所措​。很多阿斯从小就会忧虑“人类往何处去”这样的问题,比如马斯克,或者为了​“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生命有什么目的”而伤神,这些都是离现实生活很远的话题,就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阿斯​大部分都擅长这种方面的思考。

我也是阿斯,但我不太思考生命的意义这种话题,我从小对“民族的特征,未来人类往何处去,政治架构如何才最高效”等等话题感兴趣​,读高中时,我是通过学校的报纸架认识世界的,高中三年我的阅读量估计是全校第一,当时看报纸的时间应该比班上其他所有同学加起来还多。。。所以,阿斯们对于抽象领域的偏好是各不相同的。

我知道有很多就擅长数学,有些擅长音乐,有些擅长绘画​。有些人只擅长一个领域,可以做到顶尖水平,我则属于比较平衡的那种,没有哪个方面是顶尖的。​这大概是一种幸运。

也是因为阿斯各自偏向不同领域,所以也有一些阿斯是学渣​。大多数阿斯不擅长社交和做生意赚钱,但也有一些阿斯正好偏在社交和做生意这些方面,所以​在财务方面很成功。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

周一到周五,晚八点: 英语写作半小时训练营,邀请你加入

点击这里直接报名,点击这里直接去上课。

为了提高半小时的上课效率,请尽量在上课之前就将今天的英语日记写好,点【这里】,或者【这里】开始写。

为什么重点是英语写作?有几个原因:

  • 英语写作强的学生,词汇量丰富,语法知识也掌握得好,这是一个综合学习方法。基础好了,口语和听力很容易提高。
  • 英文写作好,肯定作文成绩也不错。
  • 学外语需要多说,如果做不到多说,那就多写,增加输出的机会。

收费

30元/节体验课,120元/周(周一到周五,五节课),400元/月(21节课),2000元半年(六个月)。

每节课上是一对五

招募对象

词汇量在200以上的人。请先下载一个《百词斩》,测试一下自己的词汇量。如果达不到200,那不要加入,除非你很喜欢英语,愿意进来当旁听生,而且英文日记写作也用心。

对年龄没限制,大人孩子都可以。

如何上课?

暂定是微信群电话会议+群内讲解答疑+网站写作指导结合的形式。

同学们事先根据我们的指导,写好一篇英语日记,我们在课上对大家的写作错误进行完善指导。

考试成绩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口语和写作能力是最好的检验标准,因为口语好,一般听力不会差,写作好,阅读能力肯定不差。但是反过来就不一定了,听力好的很多不会说,阅读好的写作不一定行。

报名


说说哑巴英语

说老实话,我和不少学生用英语交流过,绝大部分都很难进行下去,我也看过不少学生上外教网课,同样都是老师讲为主,学生只能说几句 yes, no…。

最重要的原因是: 一个星期一堂课时间太少,如果想提高口语水平和英语成绩,需要足够的时间浸泡在英语里。所谓浸泡,是说必须使用英语,包括写作和说,而不光是多听,磨耳朵。输入和输出都要有。

大部分学生都说,自己和外教交流时,能听得懂不少,但是说不出来。这种哑巴英语的状态我们都不陌生,中国人的英语都是这样。但是,我们大人小时候是因为没机会说,现在不少上外教课的孩子明明有很多机会和外教用英语对话,老师也在绞尽脑汁想让学生开口说,为什么还是不行?为什么学生从头到尾都只能说一些最简单的英语?

因为基础还是太弱,单词不需要记得很牢也可以听懂,但是必须记得很牢固才可能说出来。基础弱是因为浸泡在英语里的时间太少。

有个孩子,幼儿阶段上的是比较昂贵的私立英文幼儿园,但是一上小学口语就开始退化,很遗憾。在中国,极少有家庭能够让孩子保持在一个纯英语的环境中,我们必须想一些别的办法 – 除非孩子不在体制内学校读书。

既然没办法每天上外教英语课,那就需要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英语环境,是不是纯英语不重要,是不是外教也不重要,足够的时间和强度更重要。

什么叫做足够的强度?

上外教英语课其实并没有足够的强度,因为不需要太用心也可以上完,反正大多数时候都是外教在说。而如果是半个小时都在默写英语课文,则必须全神贯注才能过关,这就是足够的强度。背诵一篇课文和写一篇英文作文也是一样,这种练习才记得牢固。

奇怪的是: 家长们宁愿在外教课方面花钱,但却不重视默写背诵,也不重视英语写作。

词汇量非常重要

除了强调默写和背诵,我还一直在强调词汇量。对我们这种成年人似乎是常识,当年要过四级六级包括要高考英语成绩好,最重要的永远都是词汇量,但为什么家长们似乎都不怎么重视孩子的词汇量?有些奇怪。每次有营地活动时,家长报名时都问我适合多大的孩子,我经常说需要词汇量在多少以上,对家长们来说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条件,因为极少有人强调过孩子的词汇量。

沉浸式英语

我知道很多人都在鼓吹学英语不需要死记硬背之类的。的确有不少学生,包括幼儿,能够脱口而出一些英语,不过这是表面现象,这些孩子脱口而出的大都是动画片中的句子,真正现实生活中往往并不能够和人顺利交流。偶尔蹦出一个句子不代表就有了自己组织英语句子的能力。

也不代表英语成绩就好。

幼儿和这些沉浸式学英语的孩子其实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才叫沉浸在英语里,这个代价并不小,需要牺牲很多玩耍的时间,大多数在体制内读书的中小学生并没这个条件。幼儿时间多,体制外读书,包括在家教育的孩子每天有比较多的时间学英语,所以这些在家上学的孩子,还有新教育学堂里的学生英语往往要超过普通学校孩子一大截,他们的方法不适合其他做作业要做到九点十点的学生。

既然无法沉浸式学习,也就是说,学习时间上得不到保障,那就要在加强学习强度方面下功夫了。如上所述,默写、背诵、英文写作是需要足够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的高强度的学习任务。默写和背诵是自己就可以做到的学习任务,但是英语写作需要老师来指导,所以我现在开始开英文写作课。

写作水平提高了,就能在脑海中快速组织一个英语句子,口语自然会流利,孩子也会自信一些。

在你写英语的时候,由于有足够的时间查单词,相当于是输入+输出的完整学习过程,而和外教对话过程中学生输出极少,光用耳朵输入,积累起来的词汇量是有限的。

以后我们还会开英语口语课,也会强调英语写作,先写几句英语,提交过后老师审核合格才能参与英语发言,要不然大家说出来的英语都是嗯嗯啊啊地,听者的感觉会很糟糕。

每次英语沙龙时间:半小时,也就是八点到八点半。

在哪里写英语日记?在我们的网站上。对于水平不高的学生,默认分两步走,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语,如果英语基础不错,则直接写英语。

讨论内容

在英语课上,先要写一篇英语日记,可是日记写些什么呢?主要是每天的思考,和观察,尽量少写当天做了什么,那样容易成为流水账。举例来说,如果不知道每天的思考怎么写的话,那就回答这个问题: 1. 你觉得五十年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这个问题,2. 假如世界上所有的学校都突然消失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把这样的问题先翻译成英语,再用英语写下你的答案,再来参加沙龙讨论,孩子会自信很多。

为了进一步降低同学们尝试英语写作的门槛,我们给同学们的日记写作作了一些铺垫,引导大家的英语写作。网站随机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好好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一篇有意思的日记。当然我们更欢迎大家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开始写第一篇英语日记吧。

老师:罗老师

鸟儿的雨伞🌂

常见问题FAQ

是纯英语吗

老师说纯英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难度太大,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效率不高。所以老师是中英文夹杂着说。

孩子不愿意写英语怎么办?

那如果孩子年龄不到八岁的话,不愿意写也能理解吧。私下和我们沟通,会将腾讯会议密码发给你的。八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先写作。

要先付费吗

当然。

可以先试课吗

可以免费试课一节。

这个时间点我们不合适,有其他时间段吗?

暂时没有其他时间段的课,不过以后可能会开。

需要准备翻译笔或者手机百度翻译吗?

要。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这是一部美国电影的名称,讲的是一位中年美国大学历史教授从学校辞职,要搬家去另外一个城市居住,主要由大学同事组成的各专业好朋友们来他家给他送行,这个男人送给大家不少化石等古董作为分别的礼物,开始给大家解释自己搬家的真实原因:他其实是一个有一万多岁的,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就一直活下来的,到了三十多岁就不再变老的人类老祖宗,之所以搬家是因为人们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不变老。

众人一开始自然不相信,但他那和年龄很不相称的渊博的历史学知识,对很多历史谜团能够随意解开的能力,让众人最后不得不相信,他的确是一个活了很多年的从石器时代走出来的人。

慢慢地,这个男人开始进一步揭开更多让人吃惊不已的身世,他由于具备一些人类无法理解的长生不老的超能力,以及在世时经年累月学到的各种功夫,竟然成了中东地区的耶稣,拥有了大批信徒,后来旅行到了东方的尼泊尔,又成了佛陀!

最后众人将信将疑惊惧万分地离开了,有一个刚刚丧妻的神经有些失常的老教授忽然开车又跑了回来,他认出了这个中年男人竟然是当年抛弃自己和母亲的亲生父亲!

这部电影一出世就独树一帜,令人关注,同类型电影很少,他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历史的可能性。那些引领人类走出一个个泥沼的精神领袖,也许只是人世间一个个孤独的游客,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底细,只看到他们表面的超能力,这些人从遥远的世界而来,满地球寻找自己的同类。

既然特异功能、心灵感应、生命轮回是存在的,那青春永驻长生不老为什么就肯定不存在?

在国外,有很多人说佛陀和耶稣可能是外星人,但没有人说孔子和老庄可能是外星人,也没有人怀疑过他们可能不是普通人,原因我猜是这个民族很早就有确凿的文字记录?中国的上古时代和夏商时期有很多半人半神的角色出现在历史中,是因为那时候理解力不够,也没有文字记录。

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就有足够的理解力来认识身边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吗?

当人缺乏足够的理解力的时候,那些与众不同的人要么会被当成神,或者天才,要么是鬼怪魔王,或者学渣、疯子、恶人。

下面是最近发现的一个亚马逊雨林中的原始部落。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

与新教育圈的不同和相同点

特别重视写作和各种其他形式的输出。

我们从一开始就突出世界公民这个培养目标,所以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国际政治课,让大家很小就认识什么是普世价值。从山水学堂出来的学生,即使不开口说英语,不展示自己的行为习惯,他们的思想和价值标准也会很快与西方同龄人产生共鸣,很快融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主流社会。

我们的学生不读经。

默认每年出国游学几个月,主要是去美国。鼓励每一个小朋友都去结交一个住在异国他乡的笔友。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中英文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打开视野,培养一种大格局。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

与体制内学校相比的不同点

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户外运动和体育。

学英语的时间会多很多。

重视中文写作能力,倒逼着学生去有目的地阅读。

重视电脑编程能力。

数学课难度大为降低,并且学数学的时间会少很多。

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主要是自学。

每天有两三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和打球,不仅仅是让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加强,也会让孩子学会专注学习,能吃苦,自主性和自信心都增强。锻炼时戴上耳机听课。

学生老师生活在一起,轮流做饭、洗衣服、打扫学堂所有区域卫生。

都是小班授课。

学生大部分寄宿,周末不回家,要么参加周末营,要么由同学们自己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集体娱乐休闲活动、户外运动,或者组织当地同龄人一起开展文化沙龙。

除了英语课、写作课,做项目,我们每周都有网课(比如易中天、袁腾飞、蒋勋等名家大课)、有听书(《得到》《少年得到》《喜马拉雅FM》《TED》等等)、新闻时事讨论会、读书会或者观影会等环节。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

参加美国高考对学生有何要求?

参加美国高考只要考英语和数学两门,另外,他们的大学招生部门会很注重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责任心和领袖气质,所以参加美国高考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准备:学好英语,学好数学,从小就积极参与这个世界的建设,以主人的视角去思考世界。

我们山水学堂的英语教学有优势,首先罗老师早在20年前就是翻译了,后来卖掉翻译公司去了美国,13年年底回国发展,我们在北卡州有一个随时可以投入使用的学习基地,这些对孩子们学英语都是一个优势。

至于数学,美国高考的数学题很容易,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对中国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难度,我们会对那些需要出国的学生集中学习一个学期数序就差不多了。

山水学堂每天上午都是项目制综合学习,可以拿给美国招生老师看的成果会有很多,这是我们的学生比国内体制内学校出来的孩子大很多的优势。他们的类似社会实践材料可以很容看出是针对大学弄出来的,招生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弄虚作假。罗老师当年第一次申请美国签证成功,也是因为在国外写书教书的经历,所以,我知道他们想看什么。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

出国留学的学费负担不起怎么办

争取拿奖学金!从小就为参加美国高考这个目标而准备,那么很多无关的科目就不需要学,哪怕孩子资质普通,将来留学并且拿到奖学金的机会也会比较大。如果他成绩够好,能够进入私立大学,那很有可能会减免部分或者全部学费。

少数山水学堂的部分孩子如果从小就在我们在这里读书,还可能会直接去国外读高中,也有机会拿到奖学金。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

关于王家祠堂这个地名的由来

我们学堂最早只是一个乡村旅馆,取名为王家祠堂,我是这个旅馆的主人,姓罗,并不姓王,王家祠堂其实是旅馆所在地的地名。50年前,这里有一个老祠堂,为金井镇的大户王姓家族所有。我的祖母就是王家人。后来土改,这个祠堂被人民政府宣布充公,分给三户人家居住,包括毛家、郑家等,这两户人家现在还是我们的邻居,我爷爷奶奶也分到了一点。

在那之前,大概是1939年日本人第一次打到长沙之前不久,我爷爷逃壮丁从附近的高桥山冲里跑到金井做瓦,有一户人家的二姑娘对个子比较高又能拉胡琴的我爷爷一见钟情,死活要嫁给他。若干年后我爷爷罗四娶了我奶奶王氏,没地方落脚,王家祠堂的毛国云父亲毛长阿公将自己家里的一间牛棚给了我的爷爷奶奶,在王家祠堂落了脚。也就是说,我们罗家作为王家祠堂的后来者,是从这个牛棚开始的。

我的旅馆希望以命名的方式将王家祠堂这段心酸同时又浪漫的历史传下去。

我回老家后也开始慢慢收集民间残存的老家具、旧时代用具,尝试恢复一些已经逝去的人类记忆。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

五一春令营第一天活动记事

由于昨天下雨,陆陆续续有七个学生报道。下午我们出去,在雨中徒步两个小时,结果由于缺乏经验,鞋子准备不好,有几个没有带凉鞋,所以鞋子打湿了,这算是大家的一个额外收获,以后就知道下雨天出去应该穿什么鞋子,而不是全部都要妈妈来安排。

徒步回来,我们有一场关于茶的讨论会,由同学们自己提问题,自己来回答,其中有几个问题是

为什么有些茶放的年代越久就越好,而有些茶放的越久,品质就会越差?

这个问题同学们都不知道答案,我根据自己积累的一些知识,讲出了我的答案,不一定正确。

茶主要分为三类: 发酵的茶,比如乌龙茶,黑茶,半发酵的茶,比如白茶,还有不发酵的茶,那就是绿茶和毛尖。

对于不发酵的茶来说,越新鲜越好,对于发酵的茶来说,应该是年代越久越好。只是纯粹猜想,没有看到过相关的资料。

后来我们提到了鸦片战争,我告诉同学们,鸦片战争和茶叶贸易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允许中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卖到西方去,赚取白银,但是不允许欧洲人的工业产品卖到中国来,所以才打了第一场鸭片战争。

大家提到的《南京条约》,听到了中国领土完整等等话题,大家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历史书上的标准回答。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 – 假如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不把香港割让出去,保持领土的完整,我香港永远成为一个小渔村,很落后,很贫穷。第二个选择是,不要领土的完整,把香港个人出去,让英国人把他建设为一个世界大都市。你选择哪一个?

那个基督徒的孩子又一次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更西方的思维模式,他很明确,我宁愿不要领土完整,也要香港成为世界大都市。

而其他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政治书和历史书的影响,认为领土完整比香港的发展,香港人的民生福祉更重要。

傍晚的会议,洗碗,楼上楼下召集人开会,开始全部由学生来组织,大家都适应得很快,这几个学生中有六个是参加过我们的夏令营冬令营的。

会议过后有20分钟的英语情景对话,这次是假装所有的同学们来到了一个国外的意大利餐馆,而我是服务员,大家找我点菜,开始我问大家想喝什么,结果大部分人都说想喝可乐,少部分人说我想喝茶,我问什么茶,有两个人说绿茶,还有一个人说red tea,他的意思是红茶,实际上红茶应该是black tea,直接翻译是黑茶。

也有一个人说想喝咖啡。

其实在意大利餐馆基本上没人喝绿茶,大部分意大利餐馆可能根本就没有绿茶,他们一般只有black tea红茶,或者是mint tea,也就是薄荷茶,有些可能会有herb tea,就是草药茶。这些东西这些孩子都没有学过,所以他们不知道怎么点。

然后点完饮料之后,我跟他们说吃什么,第一个孩子说想吃roast chicken,就是烤鸡,这个男孩是基督徒家庭的,所以他点的还比较像样。其他的孩子就不知道怎么点了。

有一个想了半天,查了单词,说要点beef,意思是牛肉,因为牛肉也好几种做法,可以是整块的牛排,也可以切成小块做,所以说有肉是不对的,没有这样的菜,你只能说牛排,steak。把牛肉切碎了,其他的做法,可能在意大利餐馆也找不到,只有一些比较大的法式餐馆知道怎么做。

有一个学生就点了鱼,说I want to eat fish。他们的英语老师没有跟他讲,在这种情况下说I want to是不礼貌的,应该说I would like to。

然后鱼也不是一道菜,这勉强算是一种食材,你必须说是三文鱼还是雪鱼,或者cat fish。。。因为这两种鱼,在西方世界只有一种做法,就是做成鱼排,所以不需要加上steak这个词。

没有一个人点pizza,比萨饼。他们大概忘记了把披萨和意大利餐馆连在一起。

还有两个人尝试着点意大利面,他们查单子查出来了,pastas,其实这个单词是意大利面食,意大利面应该是spaghetti。

吃完正餐就开始点甜点,dessert。因为大家都完全没有意识,吃完餐还要吃甜点,所以都不知道怎么点。有一个孩子说我不要甜点,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正确的回答。

有一个大学实习生说要small cake with chocolate toppings,意思是小蛋糕上面放一些巧克力的碎屑,这个像点样子。只是他不知道怎么说toppings。

有两个孩子说要沙拉salad,但是不知道怎么说具体哪一种沙拉,有蔬菜沙拉。水果沙拉,蟹肉沙拉,鸡肉沙拉等等。

我提醒大家,冰激凌是比较常见的甜点,有个基督徒孩子说想吃葡式蛋塔,通过手机查字典,准确的说出来了portuguese eggtard。

还是没有人点咖啡。

有个孩子说要吃bread,面包,其实面包是主食,这是在之前吃的,吃甜点的时候不能再吃主食。

8:00开始辩论赛,今天的辩题是

毛泽东与曾国藩哪一个更能够代表湖南人。

有几个小学生不知道曾国藩是谁,但是好歹有一个主持人,也是第一天的营长,对于曾国藩这一段历史很了解,所以花了很长的时间在辩论赛上给大家普及关于这位历史人物的知识。

这一次的辩论赛更像是一个启蒙,大家都还是挺认真,挺有收获的。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

一所面向不适应体制内教育的少年儿童的小学校,一部分在长沙美丽的金井镇,另一部分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