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自由教育理念+瑟谷/夏山学校

山水学堂的教育理念比较接近美国的瑟谷,和英国的夏山学校,那么 –

瑟谷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夏山是什么意思?

英国有一所夏山学校,然后美国有一所瑟谷学校,是全世界自由教育的鼻祖,另类教育的先驱,其主要特点是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学生甚至可以投票把创始人和校长开除,老师基本不上课,只是和同学们交谈,一起学习、生活、工作。。。

如今全世界都有执行这种教育理念的体制外学堂,包括中国大陆,湖南长沙的覃山学校就是夏山理念,还有成都的先锋学校。

英国夏山与美国瑟谷基本教育理念差不多。之所以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推广,是因为其理念比较极端,只有少部分父母能接受。

我之所以决定建一所长沙的瑟谷学校,是因为我想重点招收另类孩子,他们因为有个性,有短板,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需要非传统的教育环境。

关于美国瑟谷学校

The Sudbury Valley School

王建辉老师是中国瑟谷教育的积极推广者,那么瑟谷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既然全世界,包括香港台湾都有瑟谷模式的学校,为什么大多数大陆人没有听说过?

瑟谷学校位于美国麻省,创始人本来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后来决定借钱创办一所自由学校。其基本特点是:学习自由 + 民主管理。这两条看上去没那么不寻常,但他所谓的学习自由是完全没有教室,完全不上课,学生们自己决定学什么,老师只是学生请教或者交谈的对象,如果没有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那么可能很多天你都只能看着这些孩子在各个房间里忙忙碌碌或者玩耍。民主管理是这样的:基本上学校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学生和老师来共同管理,校长和创始人都有可能被投票开除。

瑟谷学校的创始人叫丹尼尔 格林伯格 Daniel Greenberg,他坚信:自由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他们才会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的效率会大大超过常规学习。这就是其基本教育理念。

国内目前也有极少数类似的尝试。

慈利县的正君育儿部落就是在尝试英国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给少部分非常需要自由的特殊孩子提供一个适合他们的环境 – 请注意:只是针对少部分需要特殊教育环境的特殊孩子,这种教育理念和学校模式不是针对普通听话孩子的。

英国夏山学校算是美国瑟谷学校的老师。

为什么少数孩子会厌学

厌学孩子都个性鲜明,优点弱点都很明显,而学校和大多数家庭都要求学生不能有太明显的短板,花大部分精力去纠正孩子身上的问题,所以让这些学生很难受,于是厌学。

厌学不是讨厌学习本身,而是讨厌老师每天去敲打学生的短处,把他们打伤了,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不去上学。

其他孩子没有寻常的短板,比如好动和捣乱这些,所以不会被老师打骂,自然不会厌学。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孩子厌学是因为不喜欢呆在人群里,喜欢一个人呆着,他们有自闭症倾向。这些孩子在学校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有意无意的心灵伤害,哪怕成绩很好。

意思是:打开心门,思想开明,推开暗门,当然这只是我们山水学堂自己的翻译版本。关于 doors,可以有很多种理解,我选择翻译为暗门是因为大家身边有很多未知世界,等待一代又一代人去发现。

Open Hearts, open Minds, open Doors.

Open hearts 打开心门

现代社会,尤其是中国大陆,人多地少,相互之间戒备心很强,我们这样的小学堂无法改变这种僧多粥少的社会现实,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让孩子们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出来。

宝宝的心扉是完全开放的,然后随着年龄增长,慢慢闭紧,原因很简单,与河蚌一样,关闭是为了保护自己,当父母的言语神态伤害到他们的时候,就选择关闭。自闭症儿童就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因为害怕的东西太多,无处不在,无法处理,于是自我封闭。在自闭症与正常人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有相当多的儿童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其中有一些被说成了内向,或者害羞,其实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

有句话说:“教育就是老师学着做孩子,同时鼓励孩子做大人。” 说得很精确。 老师如何学着做孩子?比如说和幼儿一样打开自己的心扉,说说自己童年的故事,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坦诚的人。 比如说,和孩子一起来写一个童话故事。还比如说,站在孩子一边,用他的逻辑和标准去批评一个人,一个动画片里的角色。

如果我们能够和自闭症儿童沟通,能够打开他们的心门,这个老师就没有白当。

Open minds 思想开明

罗老师我算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的人,现在要想办法让其他老师和家长也开明一些,这样才能给同学们一种表面上轻松民主的氛围。同时,对于大部分体制内学校出来的孩子,需要耐心一点,留点时间来培养其开放的心态,体制内学校的模式起源于工业时代,是为流水线培养工人的,工人不需要有开放的心态,相反,和机器一样僵化才好。

政治判断是人生智慧的基本组成部分,因为政治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和人生意义都有影响。但很遗憾,对于这个环节,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缺失的。最麻烦的是,我作为老师,每次和学生讲我的政治观点,都很担心他们回去说给家长听,然后家长会在微信上对我一顿埋怨。不要以为这是多余的担忧,我的初中同学,一起长大的老邻居,还有二十年前认识的老朋友,都曾经因为政治观点,在朋友圈里对我说出很不客气的话。哪怕我的文章并没有直接发给他们,我只是在朋友圈里说而已。

在中国,民主已经消失了几十年,想在成年人家长的心中播下民主的种子有时候还真不知道如何下手,但为了我的学生,这样的播种和持续浇灌是必须的,只有一个个家庭里民主的种子发芽了,社会才能长出一片正义的森林,没有社会正义我们的下一代永远不能真正平安过一辈子,他们随时可能大难临头,不管你是从商,还是从政。

Open doors 打开暗门

Open doors 是推开一重又一重门的意思,每次推开一扇门,就打开一个新世界,离人生目标也会更接近。

推门需要力气也需要智慧,因为每间屋子就是一个生活场景,这段生活里可能有多扇门,并且大部分是暗门,其中极少数会通向幸福,而只有少部分人拥有智慧的钥匙。

暗门背后有财富,有名声,有捷径,还有陷阱。我希望学堂能够培养出文物双全的学生,不仅仅有体力,推得动一扇扇门,也要有思辨能力,识别门后面的陷阱。对于那些用某某主义纸糊起来的假门,要敢于一脚踹过去。

文革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的后遗症之一是,大家都多多少少有一种不安和无力感,因此不敢去探索,也不敢放手让孩子去独立。这样的时代创伤需要很多年的愈合,但权宜之计还是有的,我们把学堂的孩子绑在一块,让他们成为一生的朋友,家长们就会放心很多了。除了学堂的同学,还有网络上的笔友,其中可能有不少是家境不错,有一定社会地位,能够供养孩子学汉语的家庭,有了这些同龄人的互相扶持,他们的未来是不需要担心的。

张清一山长写过一篇文章,是给他的子孙们的,详细解释他如何为子孙后代做好了打算,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篇文章也是家长焦虑心态的一种普遍反映。我们都希望孩子的身边一直有一个好圈子,最好都是精英,可如果都呆在体制内教育的圈子里不出来,那里的精英子弟越来越少,你叫孩子们如何去选择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贯彻校训所代表的精神

首先,做一个诚实的人。所有的学校都会把这个词作为自己的校训,但不是所有的老师和校长都是诚实之人,因为在体制内讲诚实往往成本很高,学校是这样,大学也是如此。而在学堂,我们的机构比较单一,只有学生、老师、家长三个利益体,缺少了教育部门这个强势的利益体,我们诚实的成本低很多。

每日反省:每天学堂都有一个自我反省的环节,包括老师和学生都要反省,把反省结果写到自己的博客里去,翻译成英语,再录入到山水广播节目中。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反省就是训练诚实的人格,养成诚实的习惯,并且培养开明的头脑。固执的人从来不反省。那为什么要翻译然后还要录入到广播节目中?因为我们希望听众、笔友们来倾听我们最诚实的声音。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获得长久的友谊。

每天三次餐后会议,及时把需要做的事情和烦心事解决,也是一种反省,是集体的反省和整理。

辩论赛:这是一个让我们保持公平公正和清醒头脑的训练方法,辩论赛每天坚持,低年级的学生当评委。时间不长,但是一般要求提前准备辩词,查阅资料。同样地,我们会把辩词翻译成英语,让外国笔友知道我们的思维高度。

经常历练:我们给学生的历练来自于让学生参与或者主持的各项活动,包括经常参加的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编书,还有出国游学。新教育的学堂与体制内学校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可以给予学生多得多的锻炼机会,甚至比大多数家庭给予的历练机会更多。这些历练带来的不仅仅是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是勇气和自信。

行动派

大部分校训都是形容词,但是我决定采用三个动词词组,这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因为形象,将来可以讲一系列故事,也能更快激起采取行动的决心。不要左思右想,瞻前顾后,先做了再说。

与英国夏山学校,美国瑟谷学校相比,我们有哪些不一样

山水学堂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模式与这两所学校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是以下几点:

  1. 我们会比较强调项目制学习,而且基本上是每天都在进行,在夏山和瑟谷,项目制学习很多时候可能是学生自己发起的,老师基本上是配角;
  2. 我们的收费方式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成长套餐;
  3. 夏山和瑟谷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会更强一些,在山水学堂,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的限制,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陪读家长会对学生的很多行为和学习进行限制,对此我们只能先接受,慢慢改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一所面向不适应体制内教育的少年儿童的小学校,一部分在长沙美丽的金井镇,另一部分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