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先注册】,或者跳过注册,直接加入讨论

[学生辩论示范] 复杂冗长的农村传统葬礼,到底该保护,还是应简化


debating at inMountains School
- improve your critical thinking, prepare yourself for the future

: 请先注册,然后可以参与投票。

其实现在的农村传统葬礼已经比以前我小时候简化了很多了,但还是最少持续两天,开销好几万,是很多人家一年的收入,甚至还不止。

这还只是花出去的现金,还有人情债,绝大多数葬礼上的帮手都是不拿工钱的,只有礼宾鼓乐、乐队需要给工钱,充气狮子和牌楼等需要租金。这些来帮忙不拿工钱的包括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以后这些人家里有红白喜事,你都有义务去帮忙。换成工钱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那么,这样的传统葬礼到底要不要当做传统文化来鼓励保留?

换一种更清晰的问话方式,很多事物的正反面都很明确,差不多各占五十分的样子,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来抉择?传统丧葬就是这么一个难题,人人喊打,就是没人动手。现在基本上只有政府拿着高音喇叭到处喊简化丧葬仪式,但根本没人听。

如果是学生辩论的话,有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给一个两难局面打分?

如果只是各说各话,正方反方都赢不了辩论赛,如果有一方率先拿出一个公式,那赢面立马增加。

这个公式我认为大致是这样的。

传统葬礼得分 =

保留再现悠久的丧葬文化[]分 +

拉进邻里关系[]分 +

给逝者以尊重[]分 +

避免街坊亲戚说闲话,骂子孙不孝 []分+

丧事办得热闹, 子孙有面子 []分 –

让生者背负财务压力[]分 –

浪费社会资源,包括大量鞭炮花炮、纸扎花屋、纸扎金山银山、纸扎孝堂、乐队等后来兴起的非传统项目。[]分。

这个公式列出来后,需要确定每一项的总分,孰轻孰重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其实农村人虽然没啥文化,对红白喜事人情往来都特别精明,大家都会列这么一个公式,给每一项打多少分也不会有很多争执。也就是说,道理谁都懂,别人最好都将丧葬简化,我最后一个来,这样不吃亏。

要是辩论赛上某个孩子能够在辩论赛上分析到这一层,离最佳辩手的距离也就一步了,但还不到决胜局。

为什么最后一个简化丧葬的家庭不吃亏呢?因为红白喜事的最大作用其实是回收礼钱,是一个收礼的天经地义的名目。你想想,要是我罗老师的父亲去世时一切从简,不搞宴席,来宾只是磕四个头,绕灵几圈(鼓乐礼宾可能都省了,就租一套流动乐队设备放哀乐),来宾再与孝家陪客女眷聊聊天就走了,那我自然就不能收礼,之前送出去的礼钱大都没机会回来了。

当然我当时并没有这样想,这只是打个比方。

如果真的算细账,简化葬礼是很合算的。虽然可以回收礼钱,但是办一次葬礼经常是入不敷出,开销几万是平均水平,有些讲排场爱面子的家庭要花二三十万,买房子可以支付首付了。

在前面那个公式里,有一条是对死去父母的孝敬,其实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一切从简,不想儿女为自己的葬礼乱花钱,他们才是最明白的人,因为这些人死了,也就不需要考虑面子问题了,他们纯粹只算经济账。只是活在人世上的儿女子孙不能不考虑面子问题,有些人家可能还有年轻后生要订亲,要是无端背负了一个不孝的名声,这亲事就麻烦了。

大多数葬礼算到底其实都是亏本的,即使经济账平了,还有今后的人情账要还。对罗老师这样的人,每天都要带学生,要是为了还人情账不得不去给人家帮忙,实在是不合适,心理肯定不痛快。

所以,导致农村的丧葬风俗复杂昂贵的最核心原因是两个字 – “面子”。越是底层弱势群体越是落后民族越需要挣面子,因为他们脆弱的自尊心承受不起别人的指指点点。

父亲2012年去世的时候我在美国,深更半夜接到妹妹的报丧电话,马上爬起来订机票,几个小时后就从旧金山飞洛杉矶,然后飞香港,再飞长沙,总共在天上飞了好像有20个小时,然后打车回金井。发现这时候葬礼已经全部由牵头的两个亲戚安排好了,只有坟地等着我和风水先生去选。因为都不知道我这个当家人什么时候回国,这两个亲戚按照乡下常规流程和规模来安排,无可厚非,他们想不到我会有别的想法,在大家的眼里,除非是破落户,否则不会去想简化葬礼。

一般来说,我这样的美国海龟儿子应该尽可能把丧事办得风光体面一些,给家族长脸才合符情理。

我没有机会向任何人表达我的真情实感,除了深更半夜守灵的时候给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朋友们打电话时说出自己的遗憾。说老实话,对我父亲的葬礼上的大多数安排我都不喜欢,但没办法,我母亲是不可能接受我的想法的,我妹妹大概也不会同意太过简单。

葬礼过后一周左右开始修坟,我花了一万八千块钱,所有人都说我走火入魔了,花这么多钱去修一座坟,还搞装饰! 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修坟既不能回收礼钱,又不能在大庭广众下长面子,有什么必要搞那么好?我坚持说坟是永固千秋的建筑,多花几千块钱值得。他们不知道我从来不在乎面子,也从来没想过要靠这种事情赚钱。

至今不太明白当地人的心理: 花几千块钱请纸扎师傅做花屋做金山银山,然后一把火烧了,不是花冤枉钱,多花几千块修坟倒是浪费钱。乡下人爱面子都失去起码的理智了。

这已经不是贫穷能够解释得清的问题了,只有用民族劣根性才能解释这样的公众心理。

经常有人告诉我要融入社会,融入现实,接受现实。说起来很轻松,你能轻易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吗?你去美国生活一年半载看看能不能融入美国社会?

欢迎光临山水学堂的七色光网络辩论赛场 - 为了避免语音和视频辩论时容易插嘴,说话需要等待的毛病,我们不使用微信群、QQ群、腾讯会议辩论 - 我们是纯文字辩论,这样不存在插嘴的问题。

为了培养大家的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所有辩手都不能选边,都是系统选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