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长沙山水学堂,这里是我们的线上课程之一。我们设计这个线上辩论赛,主要是给那些休学在家、由于心情不佳不愿意离开家门的少年一个参加集体学习的机会,同时也面向部分在家上学的、在体制外教育机构读书的非抑郁症少年儿童。
我是这个网课的程序设计者罗老师,如果你想参加我们的线上活动,为了网络安全,避免有人进来发垃圾信息,必须注册,请配合,注册了才能参加我们的辩论赛、故事接龙、集体创作等项目制学习课程,同时也保护了我们的交流内容的安全。
不管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的中国学生,相对西方同龄人,思想都比较僵化,视野狭窄,所以欢迎家长们也一起来参与这样的辩论,给参赛的孩子们一个更宽广的视野,要不然,他们只会翻来覆去在自己了解的领域内缠斗。
大多人数人可能还是认为后天环境,包括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但是原生家庭环境是一个结果,是受夫妻两个人和孩子的性格影响的,尤其是天性,也就是那些可能一辈子都改不过来的性情。
倒是社会环境和人的天性无关,法制环境、宗教、自然灾害、政治制度、战争、科技水平等等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那么这二者哪一个的影响更大?很想听听各位的见解。欢迎加入。
下面是我们群里的几位朋友的观点,给大家参考:
冬瓜:这个问题应该已经有结论了。
基因占到约60%~80%,或者更多。但基因或者说天赋,只是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
我们大多数人所受到的教育,还没有发现他的天赋,更不用说把他的天赋发挥到上限了。没有发现和发挥一个人的天赋的时候,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下,一个受到良好的教育的人(也就是发现了他的天赋,并且发挥他的天赋的人),会远远优秀于受到普通教育的人。
罗:如果天赋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得到开发,而是被雪藏或者忽视,那它就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茉莉:从绝对的影响力本身来看,基因的影响力强于养育方式。这个之前也是说过的,如冬瓜说的,我还查过大量的文献,现在最新的报道大概基因占78%的样子……但是要命的是,基因这玩意的影响力还严重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养育方式社会环境甚至某个随机事件……事情就变得诡异了起来。
比如有冒险基因的孩子,父母动荡的生活打开了他的眼界,注入了活力,让他一辈子为之受用~
但是一个基因上对可预测的确定性高度敏感的宝宝,有可能这样的童年导致终生都在不安全感中度过 ,别的天赋就没有能量去发挥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件事情最好的策略应该还是不能一刀切,觉得基因更重要我作为父母就可以躺平了。或者认为养育方式是决定性的因此就很焦虑。因为我们人类对基因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最有操作性的是从自己的孩子具体点这个孩子,特别是婴幼儿期,他们那种自然而然的表现当中去发现他们可能的天赋点。然后父母提供尽量多样化的环境,去帮助我们发现和发挥他们的优势,发现他们的天赋,然后如果引导发挥看父母自己的了,有的人有做老师的天赋,但是他跟妈妈关系不好,所以妈妈说让他去当老师,他可能逆反反其道行之,结果到了中年发现自己适合当老师也许已经晚了点。
同时一些基本的,比如说心理支持啊,情感照顾啊,这些是必须的基本面,不管你的孩子是如何的基因,人类有些共同的核心需求是不能否认的。比如,我从没见过某个人有天生不在乎母亲的爱和认可的基因,这是反人性的。我觉得这个是最好的策略吧。
从因素本身的影响力,基因更强,但它让人绝望的地方在于:一旦你拿到某个剧本(基因),你就无法改变它了,只能接受。
从现实本身的操作性,我认为养育方式影响更大,因为关于基因几乎啥也做不了,养育方式才是可为空间。因为不管你拿到哪个剧本,总有优势,也总有劣势,如何发现和发挥优势也是属于后天养育方式的范畴……
所以嘛。。。
课程内容必须注册并且登录才能看到。